为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,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,架起教师与大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,促使学生在个人修养、学业发展上步入良性状态,特制定本制度。
一、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
1.热爱祖国,热爱教育事业,品行端正,为人师表。
2.学识渊博,教学经验丰富,教学效果好,工作责任心强。
3.热爱学生,善待学生,擅长做学生的思想工作。
二、教师职责
1.在院党总支的领导下,负责所沟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,开展社会主义、集体主义、爱国主义教育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2.深入学生班级、宿舍,了解学生思想状态,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。及时处理突发事件,消除不稳定因素。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。
3.关注学生学习状况,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,巩固专业思想,明确学习目标。制定学习计划,规划大学生活,提高学习效率。
4.积极引导学生向党组织靠拢,督促学生加强身体素质锻炼,以健康的体魄、充沛的精力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,完成大学学业。
5.加强纪律教育、公德教育、自身安全教育和文明行为教育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杜绝违纪及不文明行为发生。
6.教育学生树立集体观念,增强团队意识,引导学生以团队精神、协作精神参与文明健康的文体活动、专业技能竞赛。开展创新活动,攻克学业难关。
7.关心经济困难的学生及学习困难的学生,加强与他们沟通,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给予生活上的补助。同时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、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。
8.及时向学院党总支反映所联系学生的思想学习状况,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工作。
9.如果被聘为班主任,还应认真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。
三、联系学生的方式与方法
1.根据本学院实际情况,安排沟通学生的教师。
2.明确联系教师职责,工作范围,做到分宿舍(或分班)包干,责任到人。
四、沟通教师考核
1.沟通教师的考核由学院党总支负责,每学年考核一次。
2.考核内容以沟通教师内容为准,考核分优秀、合格、不合格三个等级。
3.考核步骤:沟通教师进行工作总结,学院上组织评议;在综合学生、教工评议意见基础上,由学院党总支提出考核意见,确认考核等级。并将考核结果报教务处,进入教师业务档案。